家长通道
HD Beijing School
北京市朝阳区赫德学校

赫德谷雨节气课程:生活做课堂,舌尖盛四季之谷雨

收藏本页
2021 - 04 - 22


画作:北京赫德中方艺术孙淑芹老师



点击视频,观看赫德孩子的诗词唱诵

《乡村四月》

演出 ——北京赫德学前B班

小彩虹教室的孩子们



今日是谷雨,我们进入了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

在讲给孩子们的节气物候之前,

我们先送上明星关大厨

节气美食视频——“雨生百谷”

大家继续跟着赫德大厨制作节气美食,

感受日子里不一样的烟火气。



今天,我们跟随身处中国不同地域的老师们,

感受幅员辽阔大中国的南北物候,

了解节气符号,

继续赫德跨越中国的节气之旅——谷雨。




座标:广州番禺;气温:28℃ 晴

记录者:清燕子


春雨贵如油,

今年春天的广州下雨很少,

直到谷雨节气来临这几天才零零星星地飘落一些。

因为广州的大小河流众多,

地处南方的丰水区,去年秋冬到现在,

虽没怎么下雨,但因有河涌水库蓄水的滋润,

瓜果仍然可依着自己的性子自由地生长着:

荔枝、龙眼在清明前后开得茂盛极了,

细细的花铺满了树,蜜蜂们可高兴啦,

忙忙碌碌不留半刻闲暇给自己。

时值谷雨,荔枝龙眼大多花落果长,

粒大如豆,别看它们小,

它们生长的速度是极快的,

再过三两个月,它们便会陆续上市,

与我们来个甜蜜的约会。

芒果树终年郁郁葱葱,

因而它不仅种植在果园里,

广州市许多街道上都种上了它。

谷雨时节,高大的芒果树上垂下许许多多鸡蛋大小的芒果,

它们那微胖的流线身形,在风中笨拙地摇晃着,

看来无论安静喧闹,

小芒果都能自得其乐、安然如素。

谷雨来啦,梅子、李子圆圆鼓鼓的果子成团成排地挤在枝头,

梅子青绿、李子变黄变红,

望着梅、李,谁都会不由自主地咽咽口水,

望梅止渴,望李生津。取来生吃,得做好思想准备,

那酸爽劲儿准会让你鼻子眼睛嘴都挤一块儿去,哈哈。



梅子,广东人最喜欢用它泡酒(其实全国人民都喜欢)。

高度米酒遇上冰糖遇上梅子,

几个月后奇迹发生

——米酒没有了辛辣、梅子没有了酸涩、冰糖没有了甜腻,

它们三者融合为一种新的味道:

润滑酸甜,甘冽清爽。

孩子们可不能喝酒,不过别失望,梅子不会辜负每个人对它的期望

——梅子还可腌渍、蒸制、泡制做盐梅、做话梅、做酸甜脆梅……

广州大街小巷里的各种烧腊店种的烧鸭烧鹅烧排骨是一定要配酸梅酱来吃的,

烧腊遇到酸梅酱,香脆酸嫩,谁吃谁都会是停不下来的节奏!

李子的味道比梅子亲民,人们就不做太多加工,

但凡生吃不能接受,就做“拍李子”:

用刀拍大蒜般拍扁李子,加点陈皮粉、

辣椒粉来腌制,味道瞬间柔和了许多。



我们番中附校的孩子们在春天课程结束时,

准备做“拍李子”、

“拍梅子”的小吃,把梅子、李子轻轻拍开,

拌辣椒粉,拌酸梅粉,拌蛋黄酱、沙拉酱、

或浇热巧克力、蘸芥末酱油……味道如何,值得期待!



谷雨来临,费尽莺歌燕语,

费尽繁花柳絮,留春不住。

可满树青绿的小果都说春天没走,

没走就在这,它长大变成了夏。





坐标:北京市朝阳区;气温:26℃ 晴

记录者:北京赫德双语学校 楠楠


每年一到谷雨,

我总会有种春天在不经意间就溜走了的遗憾。

春节过后依然寒风凛冽,

运气好的话也许能赶上一场春雪。

然后,迎春、山桃、杏花、玉兰、樱花就像商量好了,

在短短几天中竞相开放,又在几天之后悄悄地凋谢。


但孩子们的春天,

却总是那么生机勃勃,

没有遗憾,也未曾凋谢。


上周,孩子带到教室里的芍药花,

在期盼已久之后终于露出了笑脸,

每个课间都有孩子来到窗边,

踮起脚静静围在花瓶边。

清明前校园花坛里还只有花骨朵儿的郁金香迎来了自己的花季,

红黄相间、生机盎然。一阵风吹过,

郁金香就在随风摇摆,像晚霞,也像火焰。

孩子们喜欢围在郁金香旁边,

如果花坛再大一些,

孩子们就可以拥有一片花海了。




不过,对孩子来说,

春天的踪迹总是无处不在。

一天中午,几个小姑娘拉着来到操场边的花园,

告诉我这里开了一种新的白色野花;

还有一个小男孩看到我捡起一朵掉在地上的蒲公英后,

跑过来问我可不可以把这朵花送给他做标本。

我把小小的蒲公英送给他,

他就这样捧着花看了好久,

好像手里拿的不仅仅是花,

而是一整个春天的快乐。

我想,这个小男孩当时也有和我一样的想法:

留下花开的样子,就像是留下了这个春天。

上巳节放风筝那天,我们放风筝,

也写下了很有趣的象形诗:



当中午热烈的阳光洒在身上,

当一团柳絮在风中轻轻落到我的衣服上时,

我发现北京已经有了初夏的味道,而孩子也感受到了周围的变化,

诗意地和春天告别了。





节气符号:茶 

记录者:《当代教育家》杂志社丁翌


谷雨,我们来聊聊茶叶。


在南方,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

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

据说,喝了谷雨茶,

可以清火、辟邪、明目。




中国是茶的故乡。

茶树,在中国有上万年的历史。

茶树上的一片叶子,落入水中,

改变了水的味道,从此有了茶。

白茶,绿茶,黄茶,乌龙茶,红茶,黑茶……

琴棋书画诗酒茶,茶是高雅的生活。

一方茶席,一杯清茶,

独自品茗,享身心的清静安宁;

也可以以茶会友,享高山流水之乐。

但还有柴米油盐酱醋茶,

茶也是最普通的生活。

北京的大碗茶,喝得酣畅淋漓,

你吃过的茶叶蛋,茶煮饭,茶煮汤,茶,

是厨房不可少的调料。




茶这个字,

上面是草,下面是木,

中间是人,茶,让人回到自然之中,

既有对自然的敬畏,也有和自然的融合。

在种茶人心里,每一片茶田,

都有茶的灵魂,从茶树上的叶子,

到杯中的茶汤,

就是生命与生命的沟通和交流。

茶又是开放的,它与奶、油、花在一起,

有了奶茶,酥油茶,以及各种花茶。经历这次疫情之后,

我们是否重新思考“茶”这个字,

身居闹市,我们仍旧可以以自然的方式,

过朴素、自由、诗意的生活。如果你感兴趣,

也可以调制一壶花茶,呼吸自然的味道。

书桌上,阳光里,在茶的清香中,作业,或者发呆。



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饮茶的历史悠久,

已经难以考证。六千年前的文化遗址里,

就有种茶的遗迹。到了唐朝,

陆羽在《茶经》里干脆把茶的起源交给上古的神农。

传说神农尝百草时不慎中毒,

发现一种树叶可以提神醒脑,解毒生津,

于是就采摘服用,也就是后来的茶叶了。


喝茶有什么好处呢?

除了抗疲劳抗衰老、防治心脑血管病之外,

茶中蕴含的单宁酸可以杀死伤寒、霍乱等传染病菌;

同时,煮茶的沸水也能杀死大量细菌。

在缺少洁净饮用水的古代,喝茶可以免受许多疾病的侵扰。

甚至有学者认为,唐代人口增长得益于全民喝茶的习惯。

(斯丹迪奇《上帝之饮·六个瓶子里的故事》)


古人饮茶的方法非常多样。

唐代以前,比较常见的是煮茶,

与煎中药的方法差不多。

唐代几乎全民饮茶,把茶叶捣碎、烘烤后碾成末。

喝法也更加多样,有类似于今天果茶的“毛茶”,

类似花茶的“点花茶”,还有一种流行的喝法,

是加入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一起煮,

就像今天人们把奶茶做成八宝粥一样,

所以那时喝茶也叫“吃茶。

宋代还有“点茶”发展出的“斗茶”,

饮茶成了贵族、士大夫的一种文化活动。

茶具、烤茶的柴炭、烹茶的水、煮茶的火候

……都有详细的讲究。



中国的茶也在漫长的历史中走向世界,

日本还保留着唐代和茶的工艺和程序(而我们已经迭代很多次了),

荷兰商人把茶叶从福建带到了西欧,

还带去了茶的闽南语读音Te.葡萄牙人则从广东购茶,

把cha的读音带到了印度、中东和俄国。

茶叶最早登录欧洲时,

几乎与黄金等价,为了牟利,

英国商人甚至在茶叶里掺入染成绿色的柳树叶、木屑、花瓣和羊粪,

为茶饮增添了些许贵族芬芳。(同出自《上帝之饮》)


但是茶叶没有成为贵族的奢侈品,

而是成了各个阶层中国人的共同饮料。

早在唐代,城里就出现了茶铺,

路人扔下几个钱,就可以喝个痛快。

宋代开始,酒店、饭馆里也普遍供应茶水,

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明朝之后,热水泡茶成了最流行的饮法,

喝茶的门槛更低。



到了今天,茶已经深入我们的民族基因,

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北京、天津看戏听相声要点壶茶,

四川人习惯喝茶摆龙门阵,广东人吃早茶配点心,

“早茶”成了丰盛早餐的代指,江浙一代的茶馆,

则有很浓的文化气息。

我们把茶叶分为绿茶、

黄茶、白茶、青茶、红茶、黑茶六个大类,

又细分成几十个小类,甚至每个省都有许多种“本地名茶”。

大家争来争去,也没分出高低贵贱,

没有统一的品茶规范,更没有什么全国连锁的茶叶和茶馆。


所以如果你对茶感兴趣,

最好的办法就是随便找些茶叶,

随便烧壶开水,随便喝上一杯。

它很文化,也很生活。

 

(*本文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仅限教学用途)



推荐阅读:

赫德四季:一年的二十四次相遇之霜降的故事

赫德四季:一年的二十四次相遇之立冬的故事

赫德四季:一年的二十四次相遇之小雪节气的故事

赫德四季:一年的二十四次相遇之大雪节气故事

赫德四季:一年的二十四次相遇之冬至的故事

赫德四季:一年的二十四次相遇之小寒的故事

赫德四季:一年的二十四次相遇之立春的故事

赫德四季:一年的二十四次相遇之雨水的故事

赫德四季:一年的二十四次相遇之惊蛰的故事

赫德四季:一年的二十四次相遇之谷雨的故事

赫德四季:一年的二十四次相遇之小满的故事

赫德四季:一年的二十四次相遇之芒种的故事

赫德四季:一年的二十四次相遇之小暑的故事

赫德四季:一年的二十四次相遇之大暑的故事

赫德四季:一年的二十四次相遇之立秋的故事

赫德四季:一年的二十四次相遇之处暑的故事

赫德四季:一年的二十四次相遇之白露的故事

赫德节气:生活做课堂,舌尖盛四季之秋分的故事

赫德节气 | 生活做课堂,舌尖盛四季 —— 寒露的故事

赫德立冬节气课程:生活做课堂,舌尖盛四季

赫德小雪节气课程:生活做课堂,舌尖盛四季之小雪

赫德冬至节气课程:生活做课堂,舌尖盛四季之冬至

赫德大寒节气课程:生活做课堂,舌尖盛四季之大寒

赫德春分节气课程 | 生活做课堂,舌尖盛四季之春分

赫德立春节气课程 | 生活做课堂,舌尖盛四季之立春

赫德雨水节气课程 | 生活做课堂,舌尖盛四季之雨水

赫德清明节气课程:生活做课堂,舌尖盛四季之清明

网站内容归北京市朝阳区赫德学校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