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通道
HD Beijing School
北京市朝阳区赫德学校

赫德春分节气课程 | 生活做课堂,舌尖盛四季之春分

收藏本页
2021 - 03 - 20


画作:北京赫德中方艺术孙淑芹老师



今日春分,太阳直射地球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忙碌的春耕就要开始了。

一如以往,在讲给孩子们的节气物候之前,

我们先送上明星关大厨节气美食视频——“春色满园”

大家继续跟着赫德大厨制作节气美食,感受日子里不一样的烟火气。




今天与往期一样,我们跟随身处中国不同地域的老师们,

感受幅员辽阔大中国的南北物候不同和文化民俗,

继续赫德跨越中国的节气之旅——春分。



座标:广州番禺

气温:22~30℃ 晴

记录者:广州番禺中学附属学校 康青叶


桃花红、菜花黄、

满地落叶飘的广州春景于春分时节已告一段落,

此时的广州已开始彩排夏季

——花谢幕,树披绿,气温缓缓升,中午时段,

孩子们已需打开风扇来驱走课室中的燠热。


每年仲春,嘉宝果率先刷屏广州人的微信朋友圈。

它形如葡萄般大小,紫黑色,味道酸甜,极像葡萄,

比葡萄更有韧劲。人们追捧它并不是因为它的味道和外形,

而是它奇特的生长方式

——它不像别的果那样挂在枝头,

却像榴莲、菠萝蜜那样趴着树干上长大。


果农说,嘉宝果可以放心吃,

生长全程基本不用打农药,嘉宝果厚厚的、

涩涩的果皮骗过了那些贪吃的虫子,没什么虫子喜欢它,

可骗不过那机灵的鸟儿,鸟儿会用自己的尖嘴啄开厚皮,

吃那爽甜的肉,因此,嘉宝果园会支起网来防鸟,

嘉宝果园基本都布有“恢恢天网”,

鸟儿们飞过果园上空时定会直流口水,

孩子们管这叫“口水直流三千尺,只能看呢不能吃。”


我也在想,长在竖直树干的的嘉宝果,

小小的鸟儿啄食起来应该会很艰难吧,怎样才能够着呢?

广州话中的“搵食艰难”说的就是这事么?


如果说春分时节广州的水果网红非嘉宝果莫属,

那水族界的网红绝对该是黄眉头,

黄眉头是一种个头不大的鱼,鱼头和鱼鳍是漂亮的柠檬黄,

它头圆,眼睛大,颇似狮子,所以又称狮子鱼。

它只爱生活在广州南沙十八涌咸淡水交界水域,不知这方水域有何魔力,

黄眉头只要离开片刻就会死去,打捞上来放在水箱里也很难成活,

因而很少人能见到在水中游来游去的黄眉头。


广州人爱吃鱼,吃鱼鲜很讲究吃“头水”(第一批出水),

因而开春吃鱼就有“三月黄鱼四月虾”的讲究。

春分前后广州南沙一带的渔民就开始在珠江口捕捞这种“黄鱼”

——黄眉头。它肉质极其鲜嫩,非一般鱼所能比拟,

这种鱼适合蒸,当地渔民在蒸制时将鱼身上放少量乌榄碎、蒜末,

这样蒸出的黄眉头一定是餐桌上的清盘冠军。

然而,烹饪技术好的渔民,蒸黄眉头时什么料也不放,

蒸好后给一碟豉油蘸蘸即可,人家讲究的是鱼的清洗打理及火候把握,

这些功夫精湛,即便没有任何佐料,鱼蒸出来更是软嫩鲜甜,

绝无一点水腥味,一口黄眉头沾点豉油,

呀呀,那绝对便是沿海水域鲜香春天的味道……


春分立在春天的中央,往前看有繁华似锦,往后走是绿树成荫

是的,春往深处行,定会有更多美食,

更多美事在等着我们哩。



你看到了密密的嘉宝果啦,看到密密的鸟网了吗?



校园中的菠萝蜜果也是从树干中间长出来的 



黄眉头个小,大个头的很罕见


黄眉头捕捞后需要冰藏




坐标:上海

气温:9~13℃ 小雨  

记录者:《当代教育家》杂志社丁翌



春分的第一候是“玄鸟至”,也就是燕子飞回了北方。

玄是黑色的意思,如果你听过“小燕子,穿花衣,

年年春天来这里”这首儿歌,

或许会有疑问:燕子究竟是穿花衣还是穿黑衣呢?


其实儿歌里还真没唱错,燕子的确是彩色的。

如果你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家燕,

可以发现它们有墨蓝色的后背、翅膀,栗红色的下巴,

和白色的肚皮。不过平时燕子总是来去匆匆,

飞来飞去地筑巢、捉虫,人们大致一看,

只瞧见深色的羽翼

——就叫它“小黑鸟”吧!

于是燕子在古代就成了“玄鸟”。



燕子迁徙的踪迹几乎遍布整个中国,气候寒冷时,

它们在中原、北方找不到虫子吃,只好飞往温暖的热带生活。

而燕子没有尖嘴和利爪,既争斗不过热带的大鸟,

又容易被蛇等天敌捕食,于是每年天气转暖,

便飞回北方繁育后代。


大家看到燕子回来,就知道气候回暖,不会耽误农事;

看到燕子低飞捉虫,就知道空气潮湿,大雨将至,

不用再下地浇水了;燕子聚集的人家,

庄稼也不容易受到害虫侵袭。即便我们今天不再种地,

也能念几句“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的谚语。

所以燕子自古就极受人们的欢迎,

燕子受人类庇护久了,便索性世代在人们的屋檐下衔泥筑巢。

于是我们就管朝夕相处的燕子叫做“家燕”了。



早在两千多年前,燕子回归的时节,

天子都要跑去郊外,以最高的礼节祭祀春神句芒(高禖,也就是句芒),

祈求丰收。而商朝人更是把燕子作为自己的始祖,

在他们的传说里,一位叫简狄的小姑娘,

无意中吃下一枚燕子蛋,结果莫名其妙怀了孕,

生下一个男孩,取名为契。多年之后,

契建立了商王朝。可见小燕子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之高。


燕子不仅意味着农事顺利,也代表着稳定的家园。

它的记忆力极好,每年不仅迁徙的时间固定,

连地点都惊人地相似。

即使飞回了同一户人家,

它们也不肯用旧巢,

每年都会重做新巢,

也就是白居易笔下的“谁家新燕啄春泥”。


杜甫经历了战乱与漂泊,终于安家后,

才会感叹“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能够看到燕子飞回家里筑巢,意味着自己终于有了可以安居的房檐。

看着“自去自来堂上燕”,他感到由衷的幸福。

可惜好景不长,他又被迫离开四川,乘船四处漂泊。

他老迈多病,居无定所,在今天的长沙附近滞留了一年,

这时看到燕子,只好感叹“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了:

连燕子都有自己两度筑巢的安乐窝,

而自己却无家可归,四处漂流。多么令人伤感


写下这段话时,我刚好在长沙出差,

刚好也是“燕子衔泥几度新”的春分时节,

不免与千年前的杜甫产生了某种奇妙的联结。

或许我看到的燕子,正是当年燕子的后代呢。

作为春天的物候,燕子成了一种时间流逝的象征。

不论江山兴亡、朝代更替,

人们总要种田、盖房、生活,燕子也总要来来去去,

无声地见证着岁月变迁。


所以刘禹锡才会在《乌衣巷》中写道: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坐标北京市朝阳区

气温:4~15℃ 晴

记录者:北京赫德双语学校 阿褚


春分前一天,北京赫德的孩子们在校园里观察物候,

蹲在草丛里画自然笔记。


有的孩子在观察榆叶梅小小的花苞,

有的孩子抱怨赫德校园里的玉兰花是个慢性子

——“我家小区里的玉兰都有开花的啦!

咱们的玉兰宝宝还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




北方冬天严寒,所以对春暖花开就盼得更紧,

期盼越浓,等得越心焦。到了春分这刻,

北方的大地上终于开始有了俯拾皆是的生机与春意。


朋友圈里有人晒出了凤凰岭南山盛开的山桃,

还有人提到了紫竹院上空飞过的大雁。

要知道,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

别说大雁,就是穿花衣的小燕子也越来越少见。

丁老师讲了春分时节北归的小燕子,

我就来说说比小燕子启程更早,也是在春天北归的大雁。


一个月前,我们聊雨水节气的时候提到过雨水二候

——“候雁北”,那个时期刚好是民谚九九歌中的“八九”,

八九雁来,指的就是从越冬地向北方度夏地迁飞的大雁。


每年都要南北迁徙的大雁,往往从南方启程时,

天气尚且寒冷,但抵达北方时恰好春暖花开。

古人对于大雁这种领时令之先的聪慧心生敬意,

也佩服大雁定时南北迁徙的毅力和守时。


很多年前一个春天,在奥森北园的一处湖心岛上,

曾经停留了一群北归度夏的大雁。那时五环外相对还人烟稀少,

奥森北园在工作日时几乎没有游人,大雁便做了主人。

我当时还是个新妈妈,带着刚会走路的宝宝循迹去喂大雁。


与湖心岛隔水相望的地方,是一大片巨大的草坪,

人站在草坪中央,手里捏着面包等候,

不知道消息是怎样经由“哨兵”传回雁群的,

就看到一群大雁从湖心岛浩浩荡荡下了水,向草坪这边游来。


想到大雁即将欢快地分食我们“赐予”的面包,

我和宝宝都笑眯眯地充满期盼。


谁承想这群大雁甫一登陆,便飞跑起来,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大雁在陆地上居然能用那么快的速度移动。

每一只成年大雁都张开双翅,连成长长数排,

伴以冲天的啸叫声,半飞半跑地向我们冲来。

如果你看过电影《指环王III》,还记得其中鬼兵登陆时的震撼感,

就能理解我当时汗毛竖立的感受了。


大雁的速度快到什么程度呢?

快到我只够时间把身前站着的、还没大雁高、

已经吓傻了的宝宝尽量高地抱起来转过身,

后腰上就已经被冲到跟前的野雁狠啄了几下。


我惊惶中低头,和一只领头想要抢夺食物的野雁对视了几秒。

它啸叫着、翅膀有力地扇起风,一股彪悍凶狠的力量扑面而来。

那种力量才让我猛然意识到,

眼前的生物怎么可能俯首帖耳恳求投喂呢?

它们可是飞越了高山大河、穿过风暴、拼了命也会活下去的大雁啊。


我夺过宝宝还傻傻举着的面包,

用最大的力气向远处扔去。雁群呼啦啦转了方向,

我也落荒而逃。


自那以后,我对桀骜不驯的野雁充满了敬畏,

尤其不能忘记的,是那股扑面而来的、

坚定地想要掌控生命的力量。


每当讲起和物候有关的故事,我就会想起这些大自然里的生灵,

以及它们在这个星球上应该享有的善待和尊严。


(*本文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仅限教学用途)




▲ 北京赫德五年级学生孔雀作品

推荐阅读:

赫德节气:生活做课堂,舌尖盛四季之秋分的故事

赫德节气 | 生活做课堂,舌尖盛四季 —— 寒露的故事

赫德立冬节气课程:生活做课堂,舌尖盛四季

赫德小雪节气课程:生活做课堂,舌尖盛四季之小雪

赫德冬至节气课程:生活做课堂,舌尖盛四季之冬至

网站内容归北京市朝阳区赫德学校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