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通道
HD Beijing School
北京市朝阳区赫德学校

赫德四季:一年的二十四次相遇之冬至的故事

收藏本页
2019 - 12 - 22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独有的生活方式,

时间流转,物候变化,都包含其中。

北京赫德学校孩子们的教室生活,

始终和四季时节紧密联结在一起。

欢迎收听北京赫德

讲给孩子们听的节气生活—冬至。

 

也欢迎您在喜马拉雅关注常丽华校长的

“二十四节气生活”,

和孩子一起在诗词和故事的流转中,

度过不一样的四季。



常校长的二十四节气故事之

冬至



今天是冬至,冬天的第四个节气,是咱们北半球一年当中黑夜最长、白天最短的日子。


冬至在公历的12月21日到23日之间,今年是在12月22日。


我们先来看“至”这个字。


这是“至”的甲骨文。上面的部分是一支箭,下面的横线是箭到达的地方,“至”的本义就是“到”。比如大家很熟悉的几个成语:

自始至终(从开始到结束)

宾至如归(客人到这里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

接踵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


那么,“冬至”的意思,就是冬天到了?有没有小朋友要问:不对啊,你前面说过,立冬是对冬的翘望,之后的小雪和大雪,气温降到了零度以下,北京都下了两场雪了,冬天明明已经到了,怎么又来了一个“冬至”呢?


所以,冬至的“至”,到底什么意思呢?我们再来看下面的这三个成语:

无微不至(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形容照顾到了极致)

至高无上(到了顶点,再也不能更高了,经常形容一个人的地位高到了极致)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人的诚心达到极致,就能感动天地,金石都会为之开裂)


发现了吗?“至”还有极致的意思,冬至的“至”啊,就是“极致”,是什么到了极致呢?



今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的我们,要经历一年中白日最为短促,黑夜最为漫长的一天。如果不以大地的温度为标志,而以太阳的长短为标志,今天就是冬的极致。


这一天,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之下,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少,比南半球少了约50%;


这一天,北极圈内进入极夜,24小时都是黑夜;


这一天,北京夜晚的时间最长,足足有16小时40分钟;这一天,白天的时间最短,只有7小时20分钟。最漫长的黑夜过去之后,太阳就要向着我们逐渐回归,白天越来越长,黑夜越来越短。民间有谚语说,“吃完冬至饭,一天长一线。”在家做针线活的人,每天就可以多用一条线,太阳才落山。这一线的时间,大概是一分钟。到夏至时,夜晚只有9个小时了,白天就有15个小时了。


这一天,早在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古人就通过土圭测出太阳的影子最长,以这一天为始校正时间最为合适,就把这一天立为一年的开始,名曰冬至。冬至是24节气中最早测出来的一个节气。




听到这里,你明白冬至为什么这么重要了吗?


对,是因为太阳回来了,希望回来了。


一阳来复啊,冬至节,一个最黑暗,也是最充满希望的节气。


所以,在中国的传统里,冬至就是阳历年的第一天。不亚于我们现在过的春节。汉代以冬至为“冬节”,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今天,除了吃水饺,你还会怎么过这个节日呢?



冬至的物候在今天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冬至最重要的物候就是太阳。


中国神话中的太阳神有九个,今天我们只来说说羲和。


中国最早的大百科全书《山海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东海之外,甘泉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羲和,为帝俊之妻,是生十日,常浴日于甘渊。”


也就是说,在东海之外,有一个羲和国,国中有个女子名叫羲和,她是帝俊的妻子,生了十个太阳,经常在甘渊中给他们洗澡。可以说,羲和是人类光明的缔造者,人们称她为“日神羲”。


传说中,羲和又是太阳的赶车夫。屈原在《楚辞·离骚》说:“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无迫。”诗句的意思是:羲和不慌不忙地赶着龙车,和太阳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羲和掌握着时间的节奏,每天由东向西,人们也跟随着羲和的节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安宁、幸福。



感谢我们的太阳女神羲和。她驾驶着那光芒四射的太阳神车,托举着翱翔天宇的太阳鸟,把我们的历史,照耀得辉煌明亮,光焰万丈。


神话的瑰丽神奇,带给我们无限的想象。《山海经》中那个和太阳赛跑的夸父,你一定很熟悉吧?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夸父与太阳赛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往北去大湖喝水。还没到大湖,在半路因口渴而死。而他丢弃的手杖,就化成桃林。


后人给这个故事起了个题目,叫《夸父逐日》,这个题目是不准确的。夸父不是去追赶太阳,而是要和太阳赛跑,是“与日逐走”。小时侯读这个故事,一直很不理解夸父的行为:干嘛呢?好端端地为啥要和太阳赛跑?太傻了吧?


后来慢慢理解,夸父为何与日逐走?当太阳落山,他有没有想过停止追逐的步伐?他是否曾预料巨人之躯的倒下?整个故事里都没有言说,只有一种撼动人心的力量被文字传递出来。故事里的一切事物都是宏大的,河渭之大,北泽之大,日之大,夸父之大,终成精神之大。即使不知道夸父逐日的理由,那样一个义无反顾,投身于不可以想象的事物之中的精神,不仅仅是先民们在面对世界如此多的灾难和神秘时候是需要的,在当下,科技已经使得我们飞往月球和更遥远的地方之时,依然是需要的。它一直都流淌在夸父后代——我们的血脉之中。


寒冬已至,在黑夜最漫长的一天,我们回忆这个关于光明的故事,像一次祭奠,对往日所有努力的祭奠。也像一次展望,新的希望要重生在这片土地之上。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冬至之后,太阳回归,是不是就暖和起来了呢?


不是的。冬天最寒冷的日子,是冬至后的五十来天。


因为冬至后,虽然太阳直射点已经向北回归了,但是地球表层土壤和大气有保温作用,大地每天散失的热量仍旧大于接收的热量,呈现“入不敷出”的状况。加上冬至后,北方寒潮会经常南下,所以,冬至之后,就进入了数九寒天。这首九九歌,我们都很熟悉: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

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



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和爸爸妈妈来绘制梅花九九消寒图。画一枝九朵九瓣的梅花,共八十一瓣,这八十一瓣都是勾边的,每天染红一瓣,梅花全红就出九迎春了。


当你染红每一瓣的时候,要记得把寒冷日子里的每一天,都过得如梅花一般灿烂。





最后,让我们在诗词中结束今天的节气分享吧。


冬至日

【唐】姚合

献寿人皆庆,南山复北堂。

从今千万日,此日又初长。


冬至冬至,人人皆庆,真是热热闹闹。


我们已经知道,冬至是阳历年的第一天。在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这首诗描绘的,就是这样的情景。


然而,从今千万日,此日又初长——当白天逐渐拉长的时候,我们又能在这长长的岁月里留下什么呢?

网站内容归北京市朝阳区赫德学校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