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通道
HD Beijing School
北京市朝阳区赫德学校

赫德四季:一年的二十四次相遇之白露的故事

收藏本页
2020 - 09 - 14


赫德四季—白露


点击此处收听音频,

听常校长讲关于白露的诗词和故事


白露,秋天的第三个节气。


和春天的惊蛰,夏天的芒种一样,

白露时节,秋天,

已经坐稳了它的江山。

天高云淡、秋高气爽、金风玉露,

这些美丽的词语,

已经能在大自然中看到和感受到了。


白露,早晚温差很大,

就能看到白色的露水了。

我们都知道,空气中是有水分的,

气温越高,空气里能容纳的水分就越多。

气温越低,空气中的水分自然就少喽。

每天气温最高的是中午和下午,

空气里的水分特别多,到了晚上,

气温下降,空气里的水分就会减少。

水分减少,意味着水会从空气中被挤出来,

落到草叶上,树枝上,花儿上,

就成为我们能看得见的露水了。


一大早,去看看鸭跖草,花开时节,

一片醉人的蓝色,那晶莹的露珠,

仿佛蓝色大海里的一颗颗珍珠;

去看看牵牛花,迎着初生的太阳,开得坦荡自在,

她的英文名字morning glory,

直译为“清晨的荣耀”,

仿佛比中文名字更为贴切,一滴小小的露珠,

是她献给秋天的礼物;

还有芦苇,已经抽出嫩红的穗,

霜降时,等她长大,

我们会在她身边念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去找一找,看一看,

还能在哪里看到露珠?

听听露珠环绕下的秋日私语。


白露时节,石榴成熟了,

一粒粒石榴籽,红如玛瑙,白若水晶,

味道酸甜可口,生津止渴,营养多多。

龙眼也到了最好吃的时候,

俗话说,“白露一颗龙眼果,等于一只鸡的营养”,

白露时的龙眼,个大、味甜,

从口感到营养都是最佳。

但是龙眼性子热,不宜一次吃多。



24节气中,

白露称得上最有中国文化意蕴的一个节气,

我们先来听听这些随口吟诵的诗: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露这个词语,

为什么会被频频写进诗歌中呢?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古人对露水情有独钟。

两千年前,战国时期有一个了不起的诗人,

叫屈原,就是我们端午节纪念的人。

屈原在诗歌里说“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意思是,早晨起来,就喝木兰花瓣上的露水。

在古人眼里,露水是上天降的神物,

被称为“天地相合,以降甘露”。

大家看过西游记的动画片吗?

观音菩萨手中拿的那个瓶子,

叫甘露瓶,里面装的就是采集来的露水。

屈原说自己喝露水,

是表明自己的高洁,

我们也因此能看到古人对露水的喜爱。



要说喝露水这件事啊,

汉武帝的故事最有名了。

汉武帝和咱们历朝历代的皇帝们一样,

都迷恋着自己能长生不老。

有一个道士告诉他,

只要他每天将清晨的露水和玉的碎片

混在一起喝或者炼成丹药,

就能长生不老。

汉武帝深信不疑,就修建了柏梁殿,

殿前做了一个仙人承露台,高有20多丈,

有咱们十几层楼那么高,

全为铜质,耗资巨大。


从汉武帝开始,

历朝历代的皇帝们建自己的家和花园时,

都会建这么一座“仙人承露台”。

在北京的北海,

还有一个清代铸造的承露盘,

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去看看。


那么问题来了,汉武帝喝了那么多年的露水,

真的长生不老吗?

我猜,你一定知道答案的。


白露时节,

人们也会去花草上收集露水来泡茶、酿酒,

甚至还用露水入药。

不过啊,现在污染比较严重,喝露水这件事,我们就算了吧。



今天,虽然没有了以露烹茶,

以露调酒,以露入药,

但古人曾经有过的风雅,

以及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仍旧值得我们遥望和致敬。


我们来读读诗歌里的白露。


玉阶怨

【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题目《玉阶怨》,玉阶,玉石做的台阶,

我们由此可以判断这个故事发生在皇宫里。

怨,愁怨,是谁坐在皇宫的台阶上,

为什么而发愁呢?

请你再读读这首诗,

说说诗里的人,是男的还是女的?


对,是女孩子。

罗袜、水晶帘,

都是女孩子的象征。


在一个凉爽的秋夜里,

这位少女在玉砌成的台阶上,

坐一会儿,徘徊一会儿。

到底过了多久呢?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直到白露生出,

她才感觉到用丝织成的袜子也被白露浸湿了。

这时间,一定是很长很长吧?她在等人吗?

她心里在想什么呢?诗人什么都没说。



少女看夜色已深,默默地回到屋里,

却,就是后退的意思。

少女放下了水晶串成的窗帘,

静静地回头望着窗外的月亮。

秋月皎洁,穿过玲珑剔透的帘子,

又照在少女的面庞上。

此刻,女孩子心里又在想什么呢?

诗人还是什么都没有说。


请你用绘画来画一画这个故事,

用气泡图,写出女孩子心里没有说出的话。


“玉阶”、“白露”、“罗袜”、“水晶帘”、“玲珑”,

精致的词语,精致的诗,


在李白的诗歌中不多,

也就格外值得玩味。

这首诗表达的感觉,

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有相似之处。

都是抬头望月而生思念之情,

都是深夜徘徊不能入睡。

但这两首诗也有很多不同之处,

你能找出来吗?


再过一个多月,傍晚的露水,

就能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了。

就像白居易在《暮江吟》中写到的: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快要落山的夕阳,

霞光柔和的铺在江面上,

江水一半碧绿,一半艳红。

最可爱的,还是这九月初三的夜晚,

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

一弯新月仿佛一张精巧的弓。

如果你看到这样的场景,

希望这首诗,也能在那一刻从你心里涌上来。



白露与月亮,在诗人眼里,

一样的晶莹,一样的秋思。

杜甫那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是每一个中国人随口就会吟诵的诗句。

可是,你有没有感到奇怪:

露水是秋天的代表,怎么可能从今夜变白?

月亮只有一个,怎么可能只是故乡的最亮?

我们来读读这首诗。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题目是“月夜忆舍弟”,

但是,杜甫一上来既没有写月亮,

也没有写自己的弟弟, 写的是什么呢?

是安史之乱爆发后,

一个荒凉冷落的大背景

“戍鼓断人行, 秋边一雁声。”


那时候的中原大地,战火纷飞,

杜甫的兄弟们分散在中原,

他则去了西北的秦州做官。

因为叛军入侵,这时的秦州已有官军驻守,

秋夜里鼓声一响,

全城就要宵禁了,

路上的行人们纷纷跑回家中,

空荡荡的城里,

只有大雁的鸣叫声,

更为战时的秦州增添了几分凄凉。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

这里的雁,是孤雁。

大雁迁徙都是结伴成行,为什么这只雁掉了队?

为什么发出这样的哀鸣?

古人常常用雁行来代替兄弟,

诗人写大雁离群孤飞,

其实也是在写和兄弟的离散啊。



听到鼓声催促,孤雁独鸣,

杜甫这心里,该有怎样的伤痛。

再看这露水和月亮,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看似无理,却是真情:

时间过的多快啊,转眼之间,

秋意已深,露水已至,这一轮明月,

什么时候才能照我回到家乡?

家乡的月亮最亮,是因为那里有我的家人啊。

这句诗,属于杜甫,

也属于每一个秋日夜晚身在异乡的中国人。



鼓声、雁叫、白露、秋月,

都勾起了杜甫的思乡之情。

他是中原人,家乡正饱受战火的摧残,

几位兄弟也不知道散落何处,

是死是活。

即使家人都在,

估计家园也早就毁于战火了。

故乡的明月,又在照耀着谁呢?


杜甫不知道,也无从知道,

他的家信如石沉大海,毫无回声。

战争还没结束,哪有可以送信的路呢?

一封封的信寄出去,

不过是排遣自己对家人们的思念而已。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最后一句,和第一句遥相呼应,

没写痛哭流涕,悲痛却力透纸背;

没写爱与恨,家国情怀却跃然纸上。


这就是杜甫。


有人说,

“杜甫不仅仅是一个诗人,

还是这个国家良知的守护者”。


在新冠肺炎席卷全球之时,

英国广播公司BBC推出了一部很特别的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的主人公,不是莎士比亚,不是但丁,

而是中国诗歌史上被誉为“诗圣”的杜甫,

导演兼主持人伍德带着观众们重走了杜甫当年的足迹,

很多看了这部纪录片的西方人说,

这部纪录片让他们大开眼界,看

到了他们还不了解的中国文化。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愿你心中,

有一串晶莹的露水,

一轮皎洁的月亮。

(*本文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仅限教学用途)

网站内容归北京市朝阳区赫德学校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