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通道
HD Beijing School
北京市朝阳区赫德学校

能用中文深度思考的孩子才能拥有真正的双语优势

收藏本页
2019 - 05 - 28

前几周,童书妈妈三川玲的白滔滔老师造访了北京赫德双语学校,与常丽华校长就“母语学习和双语学习”的话题进行了对谈。在了解了赫德“在强化母语的基础上学习双语”的教学理念并看到大量教学实践后,白老师感叹:“这样的教育实践,不仅能给国际学校、双语学校带来很多的启发,也会给所有重视英文学习的家长,带来很多启迪。”


白滔滔写在前面:

 

在童书妈妈的写作营里,我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孩子。

 

我们发现,有一些孩子的英文水平很“高”。高到什么程度呢?高到在需要写作的时候,他们会提出“老师,我可不可以写英文?”

 

当然,我们所倡导的写作,是不分语言的,甚至,你用拼音、绘画的形式,都可以写出很好的“作文”。

 

但是,我还是有一丝的担忧。

 

就是这些孩子,无论在什么样的学校里上学,他们现在的生活环境也是在中国,那么,把英文当作思考和表达的第一语言,会不会不妥呢?

 

2018年的寒假里,我们在义乌做了一个中国、芬兰两国孩子的国际冬令营。

 

芬兰五年级孩子的英文水平着实出乎我们的意外,他们的水平一点儿不比中国的孩子强!

 

了解之后才明白:在芬兰,3年级之前是不允许教英语的,教学语言只用芬兰语。


▲读懂义乌营的芬兰五年级孩子也不能英语熟练交流。


这让我对中国的孩子怎样选择第一语言、如何学好中文、什么时候学英文、如何学好英文……有了很多的思考。

 

所以,当我知道北京的一所双语学校,提出了“在强化母语的基础上学习双语”的教学理念的时候,是非常兴奋的。


或许,他们的教育实践,不仅能给国际学校、双语学校带来很多的启发;甚至,也会给所有重视英文学习的家长,带来很多的启迪。


一个令人震惊的理念

英语学习本身就高级吗?


一说到双语学校,很多家长第一印象很可能就是孩子们的英语水平高。

 

而中国的赫德学校,其合作学校可是大名鼎鼎的英国赫德伍德豪斯公学。赫德公学是英国顶尖的私立名校,其突出的学术成绩和升学率,在英国享誉盛名。

 

那么,家长对孩子的期待,是不是从一入学就能够学会特别正宗的“伦敦腔”的英语呢?

 

可是,赫德的家长除了满意国际课程,更满意的却是——语文、数学简直惊艳!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北京赫德的常丽华校长,向我们揭开了这个秘密。

 

全球化让全英语教学,在世界各地兴起,很多国家都在推广、实行把英语当作教学语言——也就是说,用英文授课,学习文学、数学、科学、艺术等课程。

 

中国自然也不例外,很多家长都期望孩子以后会出国留学,就算还没有具体规划的家长,也同样重视孩子的英语学习。

 

所以,全英文的教学,备受很多学校和家长的推崇。学校里没有全英文授课的,家长还要专门送到各种机构去进行英语的学习。

 

但是,家长的关注点很多时候过多放在了英文上面——认为只要把英语学好了就行。这也导致了一些学校和机构在实际的教学中一个特别的现象:忽视中文、强调全英语学习。

 

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母语学习的重要性。



最近,2019年2月23日的《经济学人》的一篇社论就指出:用母语学习的孩子,在学科表现与英语学习的表现,都优于全英语教学。

 

儿童在母语授课中,学习效果比在非母语授课模式中要更好。一项对12所初入学三年的儿童的研究表明,用母语教授的儿童在各科表现上比用英语教授的儿童都要出色。甚至,在入学5年后,母语教学环境下的学生在英语水平上都超过了用英语教学的学生。

 

也就是说,过早地用英语学知识,结果,知识本身没学好,英语也没有学好。

 

这也是最让人难过的一件事情,家长花那么多的力气、巨额辅导费去让孩子学英文。但在小学阶段,英文只是一个技能,一个听说读写的技能,是不可能跟中文并驾齐驱的。

 

为什么呢?因为人的深度思维只能来自母语。

 

这个母语,可以是任何一种语言,但每个人都只有一种母语。在中国,母语就是中文。

 

如果在小学阶段,中文基础打不好,可以想见孩子的整个未来,思维很难进入深入思考和表达的阶段,这种损失是巨大的打击。

 

也就是说,语言虽然很重要,但它是语言,是保证我们思考深度的工具。

 

“会外语”这件事本身不高级,高级的是你语言背后的思考能力、你思考的深度。

 

那有人说了,既然中文这么重要,英语还要不要学,从什么时候学,怎么学呢?

 

其实,语言的学习本质、逻辑是相通的,中文学得好的孩子,在英文学习的路上会受到这种语言内在的逻辑的迁移作用,中文学得好,英文就有可能学得同样好!

 

这种现象,在教育界被成为“母语迁徙”: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即母语的使用习惯会直接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并对其起到积极促进或消极干扰的作用。

 

通俗地讲:中文学好了,英文会更容易学好;中文学得不好,花很多的时间和经历,英文也不会太好。

 

在小学阶段,过早地用英语来学习其他学科,如果英语的熟练程度达不到作为思维工具的程度,到了最后,就会像《经济学人》中的例子一样,两手空空——既学不好其他学科,也学不好英语和母语。


更不用说,思考不够深入、思维得不到训练,孩子们的思考水平会一直停留在一个低且浅的层面。


所以,在赫德,四年级之前中文先行。大致来说,百分之六十的中文,百分之四十的英文。

 

实际的情况,真的是先学好中文之后,孩子们在四年级会逐步加深英文的学习,他们的英文水平也会因为中文水平高而得到提高。

 

这其实并不是秘密,算是教育的规律吧。



一个开创性的教学

语文学习就是读写习练吗?

一说到语文的学习,很多家长和孩子就很头疼。

 

永远有背不完的课文,永远有写不对的生字,永远有搞不懂的文言文,永远有猜不准的中心思想,永远有得不到的高分的作文……

 

这样的语文课,老师、学生和家长,都觉得已经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可是,谁都觉得困难,谁都不满意。

 

那么,语文可以怎么学呢?

  

中文课不应该是机械的、背诵的、重复的,一遍又一遍地写生字、总结段落大意,就像风干的丝瓜;而应该是饱满的、体验的、生活的、批判性思维的,是帮助孩子完善人格和形成价值观的——北京赫德双语学校的常丽华校长说。

 

赫德学校有一套自己研发的全课程中文课程体系和读本,以”大主题+跨学科”的方式进行教学。


▲北京赫德学校校长常丽华和孩子们。


全课程更加关注的是一个孩子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学习,而不是一个学科的学习;大主题就是整个学期的语文学习,都围绕着几个主题进行,把这个主题学透;跨学科更容易理解,就是这个主题涉及到的每个学课的知识,都可以学习。

 

例如,一年级上学期是《开学啦》和《神奇的动物朋友》;下学期是《发现春天》和《大海我来了》。从小朋友了解“我”开始,进而去理解大自然、社会,知识结构和经验结构均衡发展。

 

常丽华校长认为,当教育不把人放在首位的时候,教育就变形了。那么,赫德的“大主题+跨学科”是如何塑造孩子的人格的呢?

 

在赫德的中文全课程中,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不是孤零零的一门学科,而是在创造一种有意义的生活,这就是全课程的核心——为生活而重塑教育。

 

如果不贴近生活,孩子们无法理解他为什么要去学习。他觉得这和他的生活没有任何的关联,这样的话学习就成为他的负担。

 

我们来看一看三年级的《我爱我家》的主题课程,是怎样开展的。

 

三年级的学习已经是典型的研究性学习,要从表面的感受、简单的知识,走向深度,融入了生活、文化、价值和意义。


第一步研究姓氏,中国的姓氏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读本里也有文本和书单,供小朋友研究,他会在调查、研究、访谈的基础上来完成写作。


第二步是制作家谱(家庭树),孩子做了家谱之后会有感触:写完先辈、长辈的故事就结束了吗?不,祖辈会把自己的故事交给子孙,让子孙翻开新的一页,打开新的篇章。


而小朋友们自己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当孩子们做完采访、研究之后,最终的着眼点还是回到自身,思考自己能做什么、要做什么。


第三步是讲述家事,做家人访谈,并且做一个小画书,放在教室里展览、阅览。


第四步是书写家训。老师带领讨论《朱子家训》:为什么在那个时代会产生这样的家训?在今天,你们家里又应该需要什么样的家规?将来你成为父母,你最希望你和你的孩子共同制定什么样的家规?在共同讨论之后再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制定自己的家规。


最后一部分,你的后人怎样书写你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会离开这个世界,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以后,我们能够留下什么样的故事?从而引导孩子思考如何赋予生命以意义。


主题课程结束的时候,会有课程结束仪式。老师把孩子们在这一段研究性学习的历程中完成的作品装订成书,孩子之间相互分享,或者和爸爸妈妈分享。


语文一定不仅仅是听说读写,它应该是借助听说读写帮助孩子认识自己、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世界,然后学习如何与自然和社会妥善相处。这样的课程设计,基于学科,超越学科,面向整个世界,充满了张力,因此深深吸引了孩子。


一个全新的世界观

传统文化就是死记硬背吗?

正如龙应台所说,真正的国际化是一种知己知彼。

 

知己,所以要决定什么是自己安身立命、至死不渝的价值。知彼,所以有能力用别人听得懂的语言、看得懂的文字、讲得通的逻辑词汇,去呈现自己的语言、自己的观点、自己的典章礼乐。它不是把我变得跟别人一样,而是用别人能理解的方式告诉别人我的不一样。

 

我们中国人的“不一样”是什么?我们有一个独特的身份——中国人,我站在这个世界舞台的中央,跟不同国家的人交流。虽然用相同的语言,如英语,但我有自己的文化支撑、自己的审美、自己的思维方式,能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做各种沟通和交流,这才是真正的国际化。


作为一个中国人,更要拥有中国文化的精髓,拥有“中国灵魂”,这对以后要去海外求学的孩子更是格外重要。


培养孩子的“中国灵魂”,正是赫德学校“中文全课程”的灵魂,和教育目标所在。

 

常丽华校长表示:我们非常不赞同去死记硬背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因为这是对智力的一种戕害,尤其是在今天知识随手都可以获得的情况下,单纯的背诵是毫无意义的。

 

在赫德,传统文化教育不是简单地诵读经典,而是让中国文化摆脱枯燥单一的呈现方式,变得更立体、生动,让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能接受和理解。

 

比如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的中国文化课程,以生活为背景,以诗词歌赋为载体,去理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每到一个节气里面,赫德的老师就会把孩子带到自然里去读节气的诗歌、做一些绘画和自然观察。孩子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就会不断地感受和理解节气、大自然和物候的变化。这就是一个独特的课程体系。

 

一年级“说唱唐诗”,二年级的“跟着唐诗去旅行”,三四年级的农历诗词……让孩子们随着节气的变化、年龄的增长,用他们自己的能力去理解诗词之美和精神。


▲春分时节,赫德学校的一年级孩子去公园给百花画像。


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每个节气都会唱节气诗歌,读一读、唱一唱,每个节气孩子都会跟着老师到大自然里去,充分感受节气的变化。

 

在特定的情境中读古诗词有什么好处呢?这些本来是躺在网络上、课本里的诗词被唤醒了,唤醒带来体验。


春分时,配合节气,老师们准备了诗词中的各种花,全摆在一楼大厅,三四年级的孩子们会吟诵“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红杏枝头春意闹”……看到杏花,孩子们自然就理解“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了。

 

2018年在12月,北京赫德用一周时间做了“梅花主题周”,小朋友作诗作词、在扇子上画花、戏剧表演,他们的创作是高度依赖于生活的,有自己的表达。


▲赫德学校一年级孩子做的吹墨梅花。

 

孩子们理解了每一首诗歌背后,梅花都有自己独特的名字:勇敢、暗香、高洁、乐观……老师问孩子们:“在你们心中,自己是一支什么样的梅花?”

 

孩子们若有所思,不一会儿,小手都举起来了,谈着自己心目中的梅花:无忧之梅、努力之梅、谦逊之梅、勇敢之梅、生生不息之梅……

 

说着说着,大家的兴趣被激发了出来,纷纷要求给自己的梅写诗。一个孩子脱口而出:“为什么,我此刻的心里,充满了一种说不出的喜悦?”


孩子们被感染、被激发,他们要用文字来表达内心的喜悦。一首首梅花的小诗写下来,就如同他们自己,此刻灿烂的绽放。一年级的小朋友写:我是一枝自由之梅!他借助自己最喜欢的那一句诗表达自己对梅的理解。

 

二年级的小朋友还受到去年梅花诗的潜移默化,在作文中用梅花写自己:我特别喜欢梅花,我认为我的身上也具有梅花的清香和品格。


谷雨节气之后,三四年级的小朋友要给百花,如迎春、玉兰、梨花、桃花等,做一个名牌,名牌上不仅有关于这种花的诗,还要写出花名所蕴含的意义。祖先为百花命名时赋予了它们独特的含义,每一种花不仅是自然之花,更是精神之花、文化之花。孩子们要把这些都写在花名牌上,放在相应的花树上,然后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它。

 

夏天会有荷花课程,从“小荷才露尖尖角”,到周敦颐的《爱莲说》,荷的名字在古诗词中不断地被阐释。老师会带着孩子去讨论:“你觉得自己是一枝什么样的荷,叫什么名字?”不管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那种蓬勃的生命力,还是周敦颐描绘的那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自由美好,小朋友都可以在诗词里面发现自己、映照自己!

 

秋季菊花周,读完各种各样的菊花诗词之后,小朋友还会做菊花糕、菊花茶,请家长来品尝,这种文化记忆会深深地根植在孩子大脑里。

 

当我们说菊的时候,小朋友们都会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们结合陶渊明的故事理解高洁隐喻之菊,李清照的菊则是凄凉美丽之菊,而晏几道郁郁不得志时,用“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忘却烦恼。

 

跟小朋友自己的生活连接起来。老师会启发小朋友思考:当你感到不如意的时候,你会选择什么?是选择“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还是选择“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每个小朋友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


▲赫德的孩子都很享受古诗词的浸润,他们将来一定能诗意地栖居。

 

如果没有中国独特的思维方式,念的是外国的月亮,怎么念都没有别人念得好。



当孩子们能用英文给国际友人讲“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讲“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这就有了一种文化的同纬度交流,这是真正的“国际化”。


作为拥有思维优势的母语,中文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深度思维的能力;而英文则帮助他们站在全球视角的高度理解世界,与世界连接。

网站内容归北京市朝阳区赫德学校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