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通道
HD Beijing School
北京市朝阳区赫德学校

教师访谈:赫德四年,我如何培养"向未来提问的人"

收藏本页
2024 - 04 - 29

一提起赫德中学部老师 Hermanus Taute,学生们打开的话匣子就收不住了:“他的课堂不设限,我们不仅会在教室搞创作,还会去户外场景测试自己创作的产品,有一次我们就在学校的水池测试了自驱船模型。” “导师周会上他会跟我们一起玩桌游,以最轻松的方式结束一周的学校生活。” “他上学期腿受伤了还是坚持和排球校队打师生对抗赛...”


他,被学生亲切地称为 Mano 老师,在赫德有多重身份,既是中学部设计思维课的老师,又是中学德育主任;既是学生学习生活方面的导师,又可以在篮球校队中跟孩子们一起切磋球技。课堂上、运动场上、学生活动和学生组织里,都有他奔忙的身影




在进入教育行业前,Mano 老师有环境科学硕士的学历背景,曾有8年大型环境管理公司的工作经验。因为更喜欢与人的交流、而非“坐办公室”的生活,他选择了教育行业。


“赫德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Mano 老师从刚开始接触赫德人力资源同事时就感受到了,“团队的支持总是那么及时且有效率。” 他喜欢赫德这种人与人之间彼此熟识、紧密联系的氛围,更为赫德独特的校园文化所吸引——“在这里,每个老师都发自内心地关爱学生、呵护他们与众不同的兴趣点,尊重他们的独特性,允许每个学生自由表达。在这样的氛围之下,校园生活是彼此尊重、有质量、有趣味的。”




作为创校成员之一,他见证了中学部创校4年以来的“巨变”——从仅有两栋教学楼和一支很小的教学团队,发展到现在近600人规模、全学段、多元课程选择,这种“始终在成长”的氛围与 Mano 个人的气质也是契合的,因为他本人就是一个求新求变的终身探索者,始终在打破界限——作为老师,他致力于用最前沿的“设计思维”设计课程、迭代课程内容;作为学生校园生活的引导者,他发起学院活动、打破班级界限,打造学院凝聚力。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只有自己不断成长,才能带动更多人一起成长。但在随着赫德不断更新自我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内核是没有变的,那就是爱心、责任感和教育质量。” 


设计思维


让孩子拥有提出问题、改变世界的勇气和创造力


作为赫德中学部的一门重要课程,设计思维课程设立的初衷是什么?设计思维课上学什么?课程又有哪些具体的教学成果输出?Mano 老师一一为我们做了详细介绍:




“设计思维”来自于全球顶尖设计公司 IDEO 在斯坦福大学创办的设计学院,设计思维在当下不再只是创新企业与顶尖大学里“像设计师一样思考”,也成为学校“面向未来”的教育刚需。在设计思维落地赫德的几年来,Mano 的教学思路也发生了从“重实践”到“重思考”的转变——“设计思维首先是一种创新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比起知识的跨学科应用、比起最终的设计方案/作品,更关键的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设计思维的养成;比起理性的分析,设计思维中感性的力量反而更重要,因为想要聚焦现实世界的用户需求,首先需要的就是一颗能共情的同理心。此外,设计思维课堂还要让学生通过测试想法、实现想法,相信自己设计中的任意一环都可能是改变世界的契机,这样的信念感和成就感远比一件作品走得更远。”


在赫德开放日的设计思维试听课上,Mano 老师发现,一些之前从未接触过设计思维课程的学生,面对“放手去做”的自由却无从下手,他们长时间站在旁边,不知道怎么加入、怎么规划、要做什么、按什么顺序来做。他们头脑中对设计流程没有清晰的概念;也无法用合适的沟通方式与小组成员一起推进项目。而这些技能,恰恰是未来社会对人才最根本的要求。




未来很多执行类工作是可以被机器取代的,而无法被取代的是社交情感技能、是能综合运用各领域知识提出解决方法的能力,想塑造一个能成功适配未来社会与职场的学生,培养这些技能是核心诉求。我们的设计思维课堂,就是想让不同背景的孩子都能收获创造思维、拥有领导力而不是独断专行、能通过沟通确认自己在团队中的价值、发现自己的需求和优势。我们会发现即便当今社会的职场人也未必具备以上所说的这些核心技能,因为他们的学校并没有教这方面的技能。这是很遗憾的。” Mano 老师解释道。


赫德的设计思维课程基于斯坦福大学最前沿的设计思维五步法培养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模式,并利用跨学科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以上是设计思维的一套清晰步骤和循环学习:共情(收集需求)-定义(找准问题)-设想(设计解决方案)-原型(把想法变成现实)-测验(公开展示并持续优化)。从收集需求到持续优化解决方案,这样的流程可以应用于任何设计。当中学生在G6上第一堂设计思维课时,他们每个人接手的第一个项目就是——设计我自己,达成 “即便别人不认识我,也能在人群中一眼辨认出我” 的设计效果。这个相对简单的设计既能让同学之间破冰,还能给不同背景的学生一个缓冲期,即便之前没接触过这门课程,也能学会如何提取特点并通过实物设计将特点具象化。


每学期,学生会围绕能量、工程、环境三大主题设计3-4个大项目,分为个人项目和小组合作项目。“我们会考虑是否可以在学校场景下测试性能、所需的材料是否容易获得等等。对学生的评估更倾向于形成性评估,包括以下几个衡量维度:安全使用工具的规则意识、学生的设计草图、课堂协作互动、对自己设计的讲演说明、试错与优化次数、是否可以驾驭材料和敢于创新使用材料。高年级还会增加“独立探索研究方向的能力”这一评估维度,这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在升学时探索最适合自己的专业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学期,各年级的设计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期待最终成果的同时,让我们回顾以下以往精彩的设计作品吧:


通过了水上测试的自驱动船(旨在了解风能)




竹编废纸篓(旨在探索环保材料)




自循环节能建筑(旨在了解绿色能源)




这些成果中,有些已经成为了学校公共空间的装置艺术。


学生的安全感,一切教育发生的基石


一听“德育”二字,大家脑海中可能会立刻浮现一张严肃刻板的脸在教育学生的样子,但这并不是赫德中学德育主任 Mano 的自画像——Mano 对德育角色的定义,不是老师对孩子的道德灌输,而是老师和家庭提供支持与引导、孩子有表达和分享的自由与意愿。Mano 认为:“德育最首要的目标依然是保证学生在校的安全。这个安全也包括心理上的安全感。安全感是一切教育、包括德育得以发生的前提。有安全感才愿意表达,老师才能倾听并给予支持,帮孩子解决问题;课堂上也是一样的,足够的安全感是舒适、自由表达的前提,创造力也产生于此。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应该是既感亲密又互相尊重、恰到好处的师生关系。”


营造充满安全感和归属感的校园氛围是 Mano 加入赫德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的。在 Mano 的动员和努力下,“赫德学院制”传统也再一次焕发光彩:“3年前,我们就设置了4大学院,旨在让走班的中学生在学习、校园生活、交际方面更有归属感。为了让同学院的孩子们更有黏性,提振学院之间的竞争、友爱精神,每周三我们会有固定学院活动——Whacky Wednesday。每个学院由老师们担任学院院长,提前一周策划下周的 Whacky Wednesday。”  这项学院小聚会设置在每周三午休时间,通过趣味活动让孩子们暂时摆脱学业压力,为接下来的两个上学日“续航”




“德育当然也离不开学生家庭的强大助力。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我们始终秉持真诚、透明、清晰、公正。我们希望赢得家长的信任,让家长知道我们直面问题,并且始终在努力解决问题。为了达成这样的默契,我们的学生报告内容也在不断优化,每当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持续进步、或持续在某领域表现良好,我们就会给予积极的评价并跟家长分享,让家长也及时在家给予正面反馈,成为孩子校园生活的积极推动者。”


就这样,赫德的学生报告更加生动和丰富了,用家长的话说,就是“除了数字 、分数、评价,还有关于孩子成长状态的描述。这样持续一学期的报告,能让我们很清晰地看到孩子的波动和变化。”


在 Mano 与老师们的努力下,中学德育工作也有了更有效的标准化流程,协同导师、级部主任、心理老师、管理团队来共同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支持。




当然,青春期的孩子有时难免会受挫而情绪化,Mano 说:“只有耐心、耐心、还是耐心。这个过程虽然充满挑战却是值得的,尤其当你看到孩子在心对心的沟通中慢慢感受到了那份安全感和归属感,于是开始努力找到正确的自我认知、慢慢变得开心时,你会觉得整个过程没有一步是白走的路。” Mano 坦言,德育的过程也是他自己的修行


他,因为亲近学生而备受欢迎;因为对课程充满热情地不断探索,点燃了学生的创造激情,让他们对每一个设计都津津乐道因为愿意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成长、足够的机会去表达,让每个学生在充满安全感的氛围中渐渐摸索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正在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推荐阅读:

在赫德,老师是怎样发光的?

赫德老师写给学生的信:那个每天收到一封信的孩子,后来怎样了?

语文教育故事:赫德语文老师说用精彩课程点亮孩子们的生活!

网站内容归北京市朝阳区赫德学校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