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德学生说:“古琴,是一种弹给自己听的琴。”这一感悟,跟诗魔白居易的“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不谋而合。
在白居易众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中,《夜琴》这首诗不算出名。然而爱古琴的人士,却懂它。平易近人的诗句中,道尽了古琴这一古老中国乐器的“身”“声” “生”。
本学期伊始,赫德中学部六年级的学生就开启了“寻琴记”古琴课程。
有着3000年悠久历史的古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是赫德学校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宁波赫德古琴教学将中文课程和传统文化相融合,不仅从文学上了解源远流长的古琴艺术,从艺术上聆听《高山流水》《梅花三弄》,欣赏古琴曲之美,也邀请古琴家、斫琴名家朱慧鹏老师,国内古琴丝弦制作唯一传承人潘国辉老师现场授课……以更为立体可感的方式,帮助学生们深入理解和自己息息相关的文化因素。
读 琴 史
伏羲见凤集于桐,乃象其形削桐“制以为琴”。在课堂上,孩子们从“伏羲制琴”出发,遇到“蔡邕听琴”,邂逅欧阳修《三琴记》,又在李贽的《琴赋》中知晓,琴,吟其心,表达人的思想感情者也。
这是同学们第一次系统地学习古琴相关的文学知识,古人对古琴的喜爱与尊重,和以琴表意的心境,让大家充满了向往。
除了文学名篇的学习,学生们也在课堂上欣赏古琴名曲。古琴教学的负责人周老师说:“大多数孩子其实从来没有接触过古琴这个乐器,但是孩子们对于琴音的领悟能力和想象能力,超出预料。他们在这方面的潜力和天赋,需要我们有这样的课程去发现。”
试 斫 琴
为了让孩子们对古琴有更直观更全面的感受,赫德邀请了古琴家、斫琴名家朱慧鹏老师来到学校,为孩子们上一堂古琴的“身”与“声”之课。
古人斫琴上取桐木(阳),下取梓木(阴),以桐木之柔配梓木之刚,以材之阴阳相合得音之刚柔相济。这句话中,我们能看出古琴的制作最关键的就是选材。
朱老师告诉孩子们:并不是所有的杉木、桐木、梓木都可以用来做琴的,好的木材,五百年才有正音,越古老的木头越容易振动。其次还要选择年轮均衡、纤维通顺的木头,这样制成琴身会让琴音更美妙。由此可见好的琴身材料的珍贵。
古琴的声音来自于共鸣箱体的有效声韵回荡。古琴面板、底板的厚薄、斫制纹理的规则等平衡掌握,全靠斫琴人的听音测试。“手起刀落”的深浅之间,虚实相生,技艺精湛的斫琴大师能在微妙的声韵变化中找到灵魂深处的知音。
历代古琴的面漆都比较素雅,没有繁华的文饰和复杂的修饰,漆色也多为单一颜色,多以黑色、栗壳色为主。古琴的上色用的是生漆,生漆性坚质硬,配以一定的底漆料,成琴后音质音量非常好,这是中国古琴底漆的奥妙所在。一把古琴全部制作完成,大概需要两年多的时间。
听完朱老师讲解完斫琴过程,孩子们再次面对静静躺在琴桌上的古琴,眼神充满了尊敬。
之后,朱老师坐下来,开始为大家现场抚琴。弹出一段音律,朱老师便会停下来,让同学们说说这段琴音想表达的意境。此时,就像周老师所说的那样,“总有学生能准确地说出琴音想表达的万壑松涛之意,高山流水之情。”这或许就是孩子们内心深处与古琴的共鸣吧。
观 丝 弦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著名琴家吴景略先生研究发明了钢弦。然而真正懂古琴的人,还是会选用韵长味厚、苍古圆润的蚕丝弦。
那么,看似绵软极细的蚕丝,该如何制成柔韧、沉稳的丝弦呢?国内古琴丝弦制作唯一传承人潘国辉老师为孩子们现场演示了蚕丝弦的制作过程。
选蚕丝时,要选择色泽洁白而且粗细均匀的丝线,只有这样,将丝并在一起才更容易结合成一根弦。20个蚕茧能制一根完整的丝。蚕丝非常细,六七根并在一起甚至也只相当于一根头发的粗细!
古琴的七根弦粗细不同,最细的直径0.9毫米,最粗的也才1.7毫米,而七根弦的粗细是有一定的比例的,其中最细的要300多根蚕丝并在一起,而最粗的要上千根蚕丝并在一起。那么这么多蚕丝,要如何并到一起呢?因为这一过程非常复杂,潘老师特地带来了整套制弦工具。
选丝、拼头、打捻度、煮弦、晒弦、取弦、加缠......制弦的整套步骤繁复耗时。同学们观看了前三个步骤,都已经纷纷感叹:这丝弦太珍贵了!
2003年,中国古琴艺术入选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有着3000年悠久历史的古琴艺术的突出价值再次得到了世界公认。
“我们学习中西方兼容的文化,努力让自己可以应对全球化竞争。但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流淌在我们血脉里面的哪些故事可以支撑我们一生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只有深刻地去触碰这些故事,才会有发自内心的感动和感悟,才可以在有一天站在国际舞台上的时候,去讲述自己到底是谁。” 赫德学校中学部校长Nancy说。
宁波赫德实验学校的孩子们在这个持续了近两个月的课程中,学琴史、试斫琴、观丝弦,从理论到体验,从动耳到动手,从外在到内在,一步步感受古琴神韵,发现古琴之美。在古琴艺术的学习中,宁波赫德的学生们真正将中国传统文化留存于心,这是一条传承之路,也是通往全球化中国人的赫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