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通道
HD Qingdao Wanda School
青岛西海岸新区万达赫德双语学校

中学阅读课程:诺奖经典共读,赫德中学部老师带你从书中寻找勇气和力量

收藏本页
2020 - 04 - 13

在防疫特殊时期,青岛赫德中学部的大文科综合学习项目——CHASE项目制学习中,语文老师带领学生们就名著《鼠疫》进行了整书共读,通过开启课、通读课、专题研究课等不同课程形式,带领孩子们展开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CHASE项目制学习

 

在赫德,我们鼓励打破学科的界限,实现跨学科的融合,帮助学生从更多元的纬度去思考问题。在理科的综合学习方面,赫德采用STEAM教育,而在大文科的综合学习上,赫德则独创了CHASE项目制学习。

 

CHASE项目制学习是Chinese(中文)、Humanities(人文)、Art(艺术)、Science(科学)、Economics(经济学)的融合,学生们将围绕不同主题开展多学科融合的项目制学习。

 

本期主题:病毒与人类

 

围绕当前的疫情,各科老师指导孩子们全方位了解病毒及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本期展示的是语文老师所带领展开的项目制学习内容。

 

本文由青岛赫德中学部语文老师姬程程供稿


姬程程

青岛赫德中学部语文老师

 

拥有8年的语文教学经验和丰富的国际教学经验。曾获得省级教学技能大赛初中语文组一等奖第一名;红楼梦知识大赛一等奖第一名。她注重将文学常识、国学古文、名著知识以及不同地域民族文化渗透到每一堂课中。推崇“一加x模式”,将一篇文章进行多重拓展,培养学生的批判研究式阅读思维。

 

我住在阿尔及尔的时候,等待冬天的过去,总是非常耐心。我知道某个夜晚,仅仅一个清冷的夜晚,康素尔山谷中的杏树林就会覆盖上雪白的杏花。一觉醒来,我就看到这片柔弱的白雪经受着海边狂风暴雨的肆虐。然而年复一年,它都在坚持,准备着果实。

 

——加缪

 

庚子鼠年,举世大疫,天下震,千城封,万巷寂。有没有这样一本书,适合在当下背景下,让孩子们去读、去感、去思、去放眼外界、去反观自己?此时,《鼠疫》这本书进入了我的视野。


 

《鼠疫》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该书通过描写北非一个叫奥兰的城市在突发鼠疫后以主人公里厄医生为代表的一大批人面对瘟疫奋力抗争的故事,淋漓尽致地表现出那些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拥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的真正勇者不绝望不颓丧,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的伟大的自由人道主义精神。

 

选好了书,怎么读就更加重要了。

 

本着在自身认真阅读的前提下,精心设计课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读写结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的原则,我首先针对这本对于中学生来说相对冷门的书,进行了深入的阅读和研究后,构思了开启课——好书推荐及版本介绍。然后设计了旨在让学生对全书脉络进行通盘把握的通读阶段和意在学生对全书内容周延思考的专题研究阶段。

 

通读

整本阅读, 由读到感

 

通读阶段,立根“整本”,立足“读”,整本书不同单篇,它篇幅长、容量大,加上疫情期间不能与学生面对面,如何促使孩子们自觉、高效、有节奏有计划地阅读整本书,是一个难题。

 

于是,我用细化学习单问题的方式,对孩子们的“读”进行别样督促,孩子们利用课后的时间,用了两个周的时间完成了整本书的阅读。

 

读完了,然后呢?如何才能由读到感,由小说世界走到当下生活,再反观自己回到每一个个体本身,通读是远远不够的。

 

我和孩子们必须再次回到书中,深入理解和把握其思想内容、艺术特点,从最让自己感动的人物、场景、故事、语言等方面入手,反复阅读品味,深入探究,理清人物关系,感受、欣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欣赏语言表达的精彩之处;梳理小说中所呈现的疫情背景下的芸芸众生相,关照当下一己、一家、一城乃至一国之相,培养他们的悲悯情怀,人性关怀意识,体会小说的主旨,研究小说的艺术价值;穿越时空对比、反思、憧憬……

 

于是,专题研究应运而生。

 

专题研究

细化问题,多维思考

 

长期沉浸于阅读碎片化、轻松化和分享化的当下,能长久而缓慢的品味一部诺尔尔获奖者的经典小说,可以说是一种际遇。

 

赫德一向推崇打破学科界限、鼓励学生多维度思考问题。由《鼠疫》这本书的阅读,所铺开的有历史的维度、文学的维度、艺术的维度、宗教的维度,如何将这些融合在一起,给孩子们呈现一个精神上的饕餮大餐呢?

 



青岛赫德学校中学部特有的大文科综合学习项目CHASE项目制学习的理念指导下,专题研究融合了多门学科。人文老师和生物、科学老师分别从历史和生物、科学的角度带孩子们认识了病毒——这个在地球早期就存在,并且在人类文明中扮演者重要角色的特殊生命体。


 

而我,则从文学的角度,设计了四个专题:

 

1《鼠疫》作者及他笔下的人物(书里书外人物形象分析)。

 

2《鼠疫》里的文学性(以环境描写为主)。

 

3《鼠疫》里的众生相。

 

4疫情过后(包括《鼠疫》疫情结束后的描写赏析和当下对疫情的反思和结束后的憧憬)。

 

在做众生相这个专题的时候,语文学科与艺术设计课程做了很好的融合,毕业于罗德岛设计学院的艺术设计老师,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和技术层面给予学生们支持,加之语文课上对书中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青岛赫德学子们笔下的《鼠疫》众生相——Time Line就诞生了。

 

精彩过程

 

合作探究真正得以实现。

 

每个专题研究,都会按照任务小组进行,他们除了要利用课下的时间小组讨论、分析,重温名著再结合当下,做出该专题的PPT外。课堂上,每个小组还要讲解分析他们的分工情况、整体构思、具体内容、个人感悟等。

 

这样便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探究,探讨的过程中,如何分工、如何沟通、如何互相尊重等,都是需要好好思考认真践行的。在整个过程中,我会确保每个孩子都参与其中,学生们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提高。

 

读、思、辨、写结合,有意识地提高学生读写能力和思考力。

 

学生们要完成这个专题,必须再次回到书中,认真查找相关描述,关注书中的描写细节,还要添加自己的思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等,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有会随之提高。

 

学生为主导,发挥他们的主动性。


 

整个过程中,任务小组的同学做课堂的主人,可以与其他同学或者老师互动,而我只做补充和点评,充分发挥了他们的积极性。课堂上可以畅所欲言,不论对错,以讨论为主,打造充满鼓励和平等的课堂。

 

课外补充、对比阅读,拓展学生的视野,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甄别材料、批判性思维能力。

 

这个专题我认真筛选了跟此次疫情相关的文章,在课上进行补充阅读,是为了让学生真正关注现实,这也算是给学生们的小抓手。另外,还给学生推荐了另外一本书《看见》,同样都是写时事,让学生们自己对比去选择,只做推荐不强求。

 

由书本到日常,由非常日记到日常日记,好习惯的养成。

 



前面的工作做完后,我布置学生写“非常日记”,将所学所思落到自己的笔头上,让他们主动关注生活,养成写笔记、日记的习惯。

 



值得一提的是,在最后一个专题中,孩子们自己用采访小组同伴或家人的方式,完成了对疫情过后生活的憧憬,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期待、对身边人的珍惜……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这份热情和激情。这正是读整本书的终极目的——回到自己。


 

《鼠疫》|节选

 

阳光驱散了从早晨开始一直在空中与它较量的寒气, 阳光连续不断地照耀着这座城市。人们跳舞狂欢, 城里钟声齐鸣,铿锵之音必将在在蔚蓝的天空中、在金色的阳光下回荡。

 

鼠疫杆菌不会灭绝,也永远不会消亡,这种杆菌能在家具和内衣被褥中休眠几十年,在房间、地窖、箱子、手帕或废纸里耐心等待,也许会等到那么一天,鼠疫再次唤醒鼠群,大批派往一座幸福的城市里死去,给人带去灾难和教训。

 

我们相信,疫情终将会过去,到那天,我们也必将像书中所写,相聚拥抱、狂欢,可是,仅仅这些够吗?当铿锵之音再一次回荡在蔚蓝的天空和金色的阳光下的时候,希望人们也永远不要忘记当初与之较量的寒气……警醒、反思、珍惜、感恩,在苦难的大地上诗意地栖居……这是一生的功课!

 

一本书读有时尽,思绪绵绵无绝期!

网站内容归青岛西海岸新区万达赫德双语学校版权所有